【事業單位招聘網】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(2020.3.30)
1. 哲學的性質決定了它是“事后諸葛亮”,但它一旦產生又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,成為“事前諸葛亮”。哲學要成為“事前和事后諸葛亮”,就必須( )
①正確地反映自然、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
②在具體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概括、總結和升華
③如實反映時代的客觀要求和歷史趨勢
④反映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④
D.③④
1. B【解析】題中哲學要成為“事前和事后諸葛亮”也就是要成為真正的哲學。而真正的哲學正確地反映自然、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。反映時代的客觀要求和歷史趨勢。所有的哲學都是以具體科學為基礎。所有的哲學都反映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。故②④項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應排除。故此題選B。
2. “夫成績者,今所現之果也,然必有昔之成績以為因;而今之成績又自為因,以孕產將來之果;因果相續,如環無端,必尋出因果關系,然后活動之繼續性可得而懸解也。”這段話說明的就是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,下列歷史事件中沒有因果聯系的是()。
A.鐵器和牛耕——井田制瓦解
B.明清資本主義萌芽——近代民族工業產生
C.工業革命——鴉片戰爭
D.民族工業短暫發展——無產階級隊伍壯大
2. B【解析】A項,鐵器和牛耕導致生產力提高,可以使得人們在相同的勞動時間里開墾更多的土地并完成耕作,導致私有土地增加(而且無需繳稅),公田無人耕作,最終導致井田制解體。B項,明清中后期,農業、手工業的新發展,為資本主義萌芽創造了條件,但其發展水平低,最初多表現為分散的手工工場形式。鴉片戰爭以后,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封建經濟逐漸解體,同時,外國在華設企業和洋務派創辦的近代工業,在客觀上誘導和刺激了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。因此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民族工業產生并沒有因果聯系。C項,工業革命的產生導致英國對市場的渴望,但是當時中國自給自足且處于貿易順差的狀態,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,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,來獲取暴利。D項,民族工業的發展,導致工人增加,從而使得無產階級隊伍得到壯大。故此題選B。
3. 荀子曰:“天有常道矣,地有常數矣。”下列選項中反映出相同哲理的是()。
A.李杜詩篇萬口傳,至今已覺不新鮮
B.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
C.歷盡天華成此景,人間萬事出艱辛
D.凡物各自有根本,種禾終不生豆苗
3. D【解析】“天有常道矣,地有常數矣”反映了物質世界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即規律的客觀性原理。D項說的是事物的生長有其自然規律,種谷子是不可能長成豆苗的,與題干體現的哲理相同。A項體現的是發展的觀點。B項體現的是事物都有一個產生、發展、變化的過程。C項體現的是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。故此題選D。
4. 以下名句中揭示的哲學道理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()。
A.只要再多走一小步,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,真理便會變成謬誤
B.在純粹的光明中,就像在純粹的黑暗中一樣,什么也看不見
C.蟬噪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
D.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聲音相和,前后相隨
4. D【解析】A、B、C三項揭示的都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。而D項揭示的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。故本題選D。
5. 扶貧切忌大水漫灌,要有側重點,有針對性的幫扶,切忌蜻蜓點水,要發揚釘釘子精神,不能虎頭蛇尾,半途而廢,切忌作秀走過場,要改輸血為造血,用好用活幫扶措施,少搞一些盆景,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事實,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要求扶貧工作需()。
A.符合內外因相統一原則堅持
B.從實際出發,實事求是
C.堅持矛盾具有特殊性